The view in Milano, Italy

將科技與人文結合的「跨界思維」

2017 年 11 月 16 日
李炫弘 / 三星中國設計研究所 / 所長

自2002年開始,我進入電子產品設計行業到現在已經有超過20年的時間,有很大一部份的時間都在與新技術的研發工程師打交道,討論硬邦邦的工廠加工生產方式,以及實時關注各種新技術的成熟曲線(The Hype Cycle)發展。

科技改變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這一切進步的動力都來自於人們對於生活中新鮮事物的追求。以前我的設計師們都說我是「不睡覺的設計總監」,因為我習慣一大早發工作郵件,深夜凌晨作夢想到新構想也會起來發工作郵件,周末假日臨時想到構想也發工作郵件,我對所有的設計細節全部都關注都要親自做決定。好長一段時間我想要把設計這件事情徹底鑽研清楚,經過了十多年的設計經驗積累後,我開始體會到另一個層次的設計思維:將其他生活領域的知識及經驗累積,經過適當轉化也能很巧妙的應用到設計領域上。

我喜歡這樣的設計思考方法「跨界思維 」Cross-border Thinking,並從生活當中所見所聞啟發的靈感應用到設計當中。這樣的思考方式能在設計主線的另外一個緯度上創作出意想不到效果,也能給予長時間無法突破的狀況來點新的刺激。而所謂的其他領域的知識大部份來源於真實的生活體驗。唯有保持開放的心態,對生活及各項事物觸覺敏銳,加上在設計相關經驗有豐富累積的生活體驗,才可能將其轉化成有用的設計靈感,並付之實現。

對未來科技的嚮往

2005年,我有一次去日本出差,在東京街頭看到一個透明計算器產生了靈感,加上對於當時功能手機整體架構的熟悉以及可實現的透明器件搭配,我設計了一個稱為「水母機」的概念手機。在我的初期草圖中我把屏幕、PCB版上的核心芯片以及電池這些無法做成透明的核心部件疊起來做到最小,其餘的數字鍵盤以及天線部分全部做成透明。這個創意雖然在當時眾多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但卻因為要投入的技術成本過高以至於「水母機」的創意只能停留在概念階段。在這之後,我對於一切「透明」相關的技術及產品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期待手機上核心部件如屏幕或是電池能做到「透明」的技術能早日到來。

在東京買到的透明計算器

設計師能靠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將概念畫在紙上,但是要做到大量生產成實際在生活中應用的產品,則需要很多的成熟技術以及眾多不同功能團隊的協作才能實現。

2012年,我在首爾的江南地鐵站偶然看見一個透明玻璃櫥窗,這櫥窗其實是個透明的顯示屏。這個透明顯示屏不斷的重復演示著動畫效果:透明轉成半透明黃色、半透明紅色、不透明黑色,不斷的在我面前變化著,而路邊的人們則是見怪不怪的來來回回走過,絲毫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只有我一個人站在這個透明櫥窗前面,因為看到了期待已久的「透明顯示技術」突然實現在我眼前,內心的震撼使我待在原地觀察了很久捨不得離開。

首爾地鐵站的透明屏廣告牆

2013年我到首爾位於江南瑞草(Seocho)的三星大樓下的一個新產品展示廳參觀,我又看見了一樣的「透明顯示技術」。這次是應用在一個三星的透明屏冰箱,裡面放著Pizza跟啤酒而透明玻璃門上則重復的播放介紹Pizza跟啤酒的動畫廣告,這樣的搭配簡直就是把科幻片里的道具真實的呈現出來,讓我開始對這個擁有深厚技術積累的韓國企業開始印象深刻,而我很清楚的知道當時看到的只是這個科技巨人的冰山一角。

三星透明屏冰箱及首爾大樓

對人工智能的期待

隨著硬件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的普及以大數據不斷的累積,目前人工智能已經能達到自動學習一些簡單的操作並反應於硬件載體上,並且經過足夠的數據經驗累積之後能做到比人更熟練、更快且不需要休息。而無人駕駛技術也正在不斷的做出突破,隨著大量的實驗測試以及各地政府交通法規的制定,相信不遠的未來搭配5G的高速網路,無人駕駛會像今天已經普及在生活中的一些成熟的技術一樣不再受到質疑。

除了已經漸漸普及的Google 助理,Apple語音助理Siri之外,三星在過去幾年全力打造的人工智能系統Bixby也從Galaxy手機延伸到其他家電如電視,冰箱,空調等硬件載體上了。Bixby不只能識別語音,更能將識別之後的指令轉化成動作,進而讓一般用戶能透過語音操作手機系統里的大多數功能。連上大數據還能將能擴展到圖像識別進而連接到網上購物平台,比如:用戶在街上看到某個陌生人拿著一款好看的包包,只需要拿起三星手機對著看到的新款包包拍一張照片,馬上可以透過Bixby Vision搜尋到這一款包包的名稱以及簡介,更能進一步透過網絡購物買到一模一樣的款式。

三星電視上的Bixby語音助手

而於2020年初的CES展,三星更近一步展示了由內部STAR Lab(Samsung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Research)實驗室所推出更逼真的「智慧人類」項目NEON。三星捕捉了演員的外形和聲線,做為開發 NEON 最初的模型,所以由 NEON 產生出來的人造人,外形和表情都會極具真實感。三星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以各種不同的形象不斷的跨界應用,在未來會將它們整合的更好,為用戶提供更好、更便利的用戶體驗。

三星的「智慧人類」項目NEON

對人文生活的承接

到巴黎最有意思的事情,是放任自己在巴黎街頭隨意走走,往往能在街頭巷尾感受到新的「探索體驗」。2013 年我在巴黎上 MBA 課程時,有一天下課後在巴黎街頭享受隨意的「探索體驗」,偶然發現一個佈置清雅的店鋪呈現著一種異國風情的中國風。令我開始好奇於怎樣的動機使得在歐美奢侈品牌林立的巴黎,開始出現這個呈現東方風情的中國品牌,當時並沒記清楚品牌名稱也沒刻意記下來。

「上下」品牌位於巴黎市區的門店

後來回到上海之後,有一次我到淮海路辦事情,發現了這家隸屬於世界頂級奢侈品牌「法國愛馬仕集團」旗下針對海外華人市場而建立的奢侈品牌名為「上下」,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綜合中西風格並承接傳統與未來的一個華人品牌。在眾多兼具傳統與現代融合的「上下」產品設計當中,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竹絲扣瓷」茶具。取自四川的慈竹經過複雜的工序做成比頭髮絲還細的竹絲,圍繞著景德鎮高溫超薄陶瓷的內胎編織,竹絲隔離了瓷器的冰冷以及熱茶的燙手,使一杯茶不會太冷或太燙,並且竹絲會隨著長時間冷熱變化及手掌接觸的使用過程,慢慢變化出屬於每個人的顏色。使用的物品長時間與主人日常互動而自然沈澱出「歲月的顏色」產生了屬於每個人獨特的使用痕積。而在傳承舊有中國文化之外,它還衍生出運用「竹絲扣瓷」圍繞著高科技陶瓷做成摔不碎的手鐲,兼具美觀及實用價值。

上下的「竹絲扣瓷」手鐲

對流行時尚的敬畏

米蘭有一條著名的奢侈品購物街「MONTENAPOLEONE」中文譯名為「蒙特拿破侖大街」。這附近幾條街區匯集著世界上所有最頂尖的時裝設計品牌,而圍繞著這條街有很多家意大利最著名的服裝設計學院。我曾在2016年的冬天利用工作之餘的假期到「MONTENAPOLEONE」附近的一所時尚設計學院學習服裝設計。附近很多來自於不同國家的服裝設計系學生經常在下課的時間到這條街觀摩學習,並尋找課堂之余到時裝品牌當店員學習或是尋找服裝設計作業的靈感來源。

米蘭有一條著名的奢侈品購物街「蒙特拿破侖大街」

我在米蘭學習服裝設計的過程中,被安排跟其他國家的年輕學生一起上課,唯一不同的是我學習的時間很短必須把時間壓縮在短時間之內學習到每一個階段的精華。每天在指派作業之後的晚上徹夜趕工,隔天早上我把調研的情境版(Mood Board)圖片打印出來擺滿了課堂上課的大桌子,隨後開始侃侃而談我的品牌設計調研假設。我把多年來在產品設計調研及工業設計累積的經驗用在服裝設計的學習上,沒想到得到意想不到好的效果。並開始得到我的時裝設計啟蒙老師 Angelica Arleoni 的傾囊相授,並同時交到許多來自於不同國家熱愛時裝設計的好朋友。在那段時間內我每天睡很少的時間,大部份醒著的時間都在做時裝設計作業,畫圖,在工作室做衣服,並且下課後到MONTENAPOLEONE大街上汲取設計靈感並且與各大時裝品牌的店員攀談學習經驗,然後隔天一早去跟 Angelica 討論我的作業以及對於時尚品牌的設計以及品牌運營及策略。普通觀光客是去那條街花錢購物,而我則是去學習如何設計出能在那條街的櫥窗上展示出來的作品。

對未來的開拓精神

從谷歌地圖上俯瞰首爾東大門周邊的「東大門設計博物館」,就像是在一堆方形建築群中停放著一個巨大的異形宇宙飛船。它是已故天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作品。也是每回我到首爾三星總部出差時,有空就會去走走逗留的朝聖地。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被稱為怪異的建築作品,例如北京的望京SOHO以及二環邊上的銀河SOHO也都是她超越現實的建築作品。

首爾東大門周邊的「東大門設計博物館」

曾在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工作過的中國建築師馬岩松,其位於北京朝陽公園的建築設計作品融合了扎哈的未來流線型風格以及中國傳統山水風格,孕育出一種中國傳統水墨山水的意象。墨黑色的建築垂直矗立在樹叢茂盛的朝陽公園,散發出一種奇異的視覺感受,感覺像是暗黑版的中國扎哈風格作品。

馬岩松的「墨色山水」

而三星在2017年初發佈的新一代旗艦機Galaxy S8,以其最新的「全視取面屏Infinity Display」顯示技術為其主要的設計概念,引領了整個手機市場從原本16:9長寬比例走向18.5:9全面屏普及的新時代。隨後位於米蘭的國際傢具設計展會場,三星與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合辦的展覽「不受限UNCONFINED」,旨在表達與呼應三星Galaxy S8「全視取面屏Infinity Display」的設計概念,表達無邊際、不受限的主張,不斷突破建築邊界,看似違抗基本的建築原則,而產生一種突破現有既定規則的效果。正符合設計師們不斷的突破自我,以及不設限的開拓精神。

米蘭的國際傢具設計展的「不受限UNCONFINED」展覽

當科技不斷進步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重視傳統技藝的傳承、透過文化的累積、人文生活的熏陶,以開放的心態勇於接受新技術、新觀念,並以開放的思考方式,嘗試各種能改善生活的任何可能。對生活的熱愛以及體會轉化成對未來不設限的開放心態,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會因這樣的進步而更加美好。

後記:喜歡設計的動機來源於我對各種生活體驗的嚮往。

--

--

Shiuan-Hung, Shane Lee
Shiuan-Hung, Shane Lee

Written by Shiuan-Hung, Shane Lee

I am a storyteller, design thinker, influencer, and true practitioner to make concepts as real productions. 現職:TCL集團設計創新中心總經理

No responses yet